长城,又叫做万里长城,是一道高大、坚固且连绵不绝的长垣,长城的主要构造是墙壁、城、障、亭和标相互构造而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城有着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主要是中原王朝为了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其中最让人饱受诟病的当属秦始皇,话说当年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造成了无数人的死亡,至此秦始皇也就在史书中留下了不好的一面,那么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长城是世界上修筑时间最长、工程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最早从西周就开始,共断断续续的修筑了2000多年的时间,总长为五万多米,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为了争霸,为了互相防御,纷纷在自己的边境上开始修筑长城,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面对这个庞大的帝国,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北患”,以往国家那么多,每个国家各自防御匈奴,还可相安无事,现在诺大的帝国只有一个朝堂,所以秦始皇为了更好的防御北患,于是决定将六国的长城全部连接起来,该加固的加固,该改道的改道,由此可见,长城并不全是秦始皇修的,他只是把“万里长城”的雏形连接了起来。
在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最出名的故事当属“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她是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人物,孟姜女最初的出处源于《左传》中的杞梁妻子,在西汉末年的时候,刘向在《列女传》中先是重新讲了一下杞梁妻子的故事,然后又续编“杞梁妻子没有子嗣,婆家没有亲属,夫君死后她就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杞梁妻子很是难过,每天在埋有丈夫尸首的城池下痛苦,过路之人无不感动,十天后,城因为她的哭声崩塌”,到了唐朝以后,杞梁妻子的故事摇身一变就成了:春秋时期的杞梁变成了秦朝的燕人,杞梁妻子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孟姜女,杞梁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为躲避徭役被捉到派往修建城墙累死,所以孟姜女对着长城痛苦,因筑城而死的人太多了,孟姜女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丈夫,所以一直痛哭,杞梁妻子又经过几个朝代的改良后,终于和秦始皇挂上钩,将杞梁和其妻子的死归根于秦始皇的暴虐无常上。
展开全文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
其实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并没有书上记载的那么夸张,书上的记载是: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生产力低下,全部靠人工,为了更好的加固修筑长城,于是秦始皇征调百万人来干活,其中累死的、而死的和病死的不计其数,在长城完工后,仅有几万人活着回到家乡。
但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史料上记载的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天下总共也不过2000万人,帝国刚刚一统,秦始皇就把主要劳力全部分配出去,攻占百越50万精兵,修建秦始皇陵20万人,蒙恬驻守北部边境也有30万人,仅此已经100万人用出去了,再加上一些其他南北路的后勤兵和地方军队,秦国当时的劳力基本上是用了十之七八,想要再抽调百万人来修筑长城根本是不可能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记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白话文是秦始皇派遣蒙恬去攻打匈奴,夺回土地然后有驱赶了戎狄,把一些俘虏用来修筑长城。在修筑长城期间(严格来说应该是连接长城期间),确实是有人死亡,这很正常,但具体死亡多少,抽调多少普通人,这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不能仅凭一个孟姜女就给始皇帝扣上这么大一个帽子。
修筑长城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这个大家有目共睹,虽然修筑了长城历朝历代也有被少数民族打进关内的时期,但总的来说,长城对于防患关外匈奴,促进长城周边发展,加强民族融合,传播文化和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小编个人认为,修筑长城是一件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