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至今依然热衷于各种与性器具相关的祭祀活动,比如有着1500年历史的“丰年祭”,每年三月十五日举行祭奠。祭日最令人欢呼瞩目的活动,是众人抬着一尊装载巨型木雕男根的神柜巡游,柜内巨型男根长2.5米,直径50~60厘米,以200~250年树龄的高价木曾丝柏,精密雕刻制作而成。对巨型男根的祭奠,象征五谷丰登、万物育成、子孙繁荣的祈愿。
于是,明治六年(1873年),东京府修订了《违式注违条例》,注明:禁止裸体暴露不限于已备案的艺术文化形态、除必要的祭祀及文化传承需要,贩卖的物品中不得裸露生殖器官。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经济自由化层度很高的日本,去美国注册一家公司并不是难事,完全可以轻易避开日本法律拍摄发行无码片,为什么日本AV界的片商却以拍摄发行有码片为主呢?
有社会属性和艺术空间两点原因。
社会属性:兴奋点和情趣面的选择
在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巴尔扎克的雕像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而日本AV作品大面积传播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解决日本的社会问题,寄希望于通用影视作品提高男性“性趣”,促进夫妻生活的情趣来改善以下的社会问题。
日本1988年至1998年,经历了经济大起大落的十年。十年中,窘迫的经济环境让日本男性压力山大,工作中的艰辛造成了日本男性普遍丧失了“性趣”,进而演变成更严重的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
那么,无码片和有码片,究竟哪一个能达到提高男性“性趣”,促进夫妻生活的情趣的目的呢?
生活会给出答案,相信大家在看无码片的时候,都会有快进和拉进度条的习惯吧!因为大家想要看到的是“兴奋点”,然而日本AV的初衷是要展现“情趣面”,所以,为“兴奋点”作出遮挡的有码片成为了日本AV界的主流。
艺术空间:聚焦和失焦的艺术空间
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的爱神维纳斯雕像最特别之处就在于——断臂。
爱神维纳斯雕像
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一经问世,便引发世人无限猜想。修复原作的双臂也成了艺术家、历史学家最神秘也最感兴趣的课题。
归纳起来,当时最典型的几种方案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并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与战神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
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出现,就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
人们在看无码片的时候会发现:我们既不会在意剧情,也不会在于摄影技巧和美术呈现,我们在意的是简单粗暴的动作场面和女演员的外形展现。而人类生殖器官往往呈现的并不是美观的一面,甚至可以说会引起观感的不适。这也体现了聚焦艺术对细节的严苛,所以,聚焦在艺术空间上都是孤立的。
将“焦点”遮挡的有码片,就形同爱神维纳斯雕像,你可以无限的脑补,而脑补的过程就是将整片的元素综合起来。整个过程你会留意到剧情、摄影技巧和美术呈现。对于创作者来说,在失焦的环境下,可以拓宽艺术的创作途径,让各类创意元素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相比艺术形式单一的无码片,日本的有码片显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比如:IdeaPocket公司的作品在摄影镜头的创意运用;Hunter公司的作品在剧情设置中的多维呈现;kira☆kira的作品对于时尚流行元素的引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