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5-05-13
从绿色着眼 以文化为魂
凤庆县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走进茶乡凤庆,感触最深的是一个绿字,绿的山、绿的水、绿的茶园、绿的村庄,沁人心脾的是清新空气,耳濡目染的是园林城市建设,所有这些,都是凤庆县创建园林城市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凤庆县始终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工程,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山水生态园林县城的目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经营、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型、休闲型、现代化的园林县城。充分彰显山城相依、水城相融、绿城相渗之特色,不断突出山林绿韵,提升秀水清韵,丰富文化底蕴,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型、文化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品牌创建之路。
如今放眼凤庆县城,上至凤山公园,下至滇红园广场、文昌宫及文笔塔砚池水库都能感受到绿色生命的律动,一排排绿色诗行在道路两旁写就,一幅幅绿色水墨画向县城四处铺展。穿梭在滇红南路凤宁路主干道内,香樟、山李子、山茶花、灯台木等树种错落成林、绿意浓郁。绿树成荫,青草萋萋,百花烂漫的绿色生态环境,让市民的居住环境锦上添花。一个绿林流韵、绿水清韵、滇红古韵、小城雅韵的魅力凤庆,一个天蓝、地绿、水碧、山青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展现在市民面前。
凤庆县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和科学的态度,高起点、高质量做好城市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县城。强化规划刚性,控制好县城大拆大建和工业园区建设,做到工业区、商贸服务区、住宅小区"三协调"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小区功能的"三配套"。同时,围绕全县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部署,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重点项目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滇红文化基地、中国核桃之乡、历史文化名城。
在城市建设中避免低档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引进房地产开发企业,改造及新建市政道路,提升了城市档次,完成园林绿化地标性工程滇红源市民活动中心等2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重点抓实城市绿化工程,不断加大县城园林绿化投资,拓展县城绿地面积,初步构建并形成了以"公共绿地为重点,绿地广场为中心,沿河沿路绿地为骨架,城市出入口绿化为屏障"的点、线、面绿地系统。
在城市建设中,凤庆县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弘扬和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景观,按照突出文化主脉、体现地域特色、建设绿化精品、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围绕"滇红小镇"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突出县城的地域形态和茶文化特点,注重不断挖掘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人文构成、资源禀赋等能充分展现城市特色和魅力的各种元素及历史积淀。城镇建筑风格最大限度地撷取滇红文化元素,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彰显凤庆深厚文化,处处体现凤庆"世界著名滇红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和滇西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大县"的文化特色。
绿化跟着规划走,科学布绿是前提。按照"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河渠自然化、小区花园化"的思路,精心规划,力求科学规范。充分利用凤城山、水等自然资源优势,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挖潜透绿、破硬植绿等措施,重点抓实"百棵古树进县城、千块绿地美环境、万株大树进家园"工程。搞好道路、公园广场、河堤、单位、居住小区及庭院绿化,保持县城各项园林绿化指标的逐年增长。
凤庆县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林业产业紧密结合,根据气候、海拔、土壤特点,在修复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大力加快茶叶、核桃、油茶、坚果、咖啡及珍贵原材料的发展步伐,实现森林生态和农民收入的双赢。(《临沧日报》 庄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