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直播网  > 林业资讯  > 林业动态

温平村支部带头做产业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5-08-03


内容简介:勤谋划 算细账 抓机遇 接力干

    "目前,全村泡核桃面积达10020亩,人均3.67亩;高优生态茶园5850亩,人均2.15亩;高优蔗园3603亩,人均1.32亩;另外,我们还发展烤烟608亩、咖啡400亩、澳洲坚果150亩、林下魔芋690亩。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30元。"在谈到产业建设时,云县茂兰镇温平村党总支书记字正华如数家珍。

    驱车从镇政府出发,10多分钟后记者便抵达温平村。由于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这里是一个适合发展立体产业的美丽乡村,而具有南诏建筑风格的温平村委会就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第一眼见到温平村委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首先,村委会楼顶上"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的红底金字非常显目;其次,村委会没有大门,四周被核桃、烤烟以及各色花草所环抱;第三,宽敞的文化广场周边,所有涉及党建、经济、民生等规章制度依次装裱在清新的牌匾上。

    进一步采访得知,温平村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两届村支书都是劳模。64岁的老支书陈应杨,于1995年荣获全国劳模嘉奖;现任支书字正华,去年被表彰为县级劳模。事实上,这两位劳模殊荣与全村产业发展是分不开的,人们从村委会周边的核桃和烤烟种植上就可窥见一斑。字正华告诉记者:"温平村委会占地25亩,我们充分利用全村56名党员开会学习和支部活动时间,在平缓地块种植了4亩烤烟,其余土地则以挂牌包活的方式要求每位党员负责种植两棵泡核桃。当然,这一做法仅仅表明村'两委'的一种态度,真正带领我们做产业的是老支书陈应杨。"

    1992年,陈应杨任村支书。当时,全村仅有13棵泡核桃树。出于对泡核桃的喜爱,陈应杨决定对原有铁核桃进行嫁接改良,没想到得到许多村民的支持。实践中,大家算通了两笔账:其一是经济账,泡核桃的市场前景广阔,种核桃相当于建"银行";其二是生态账,核桃树固土保水,种核桃利国利民利子孙。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1998年温平村掀起了大干泡核桃产业的首轮热潮。陈应杨亲自去头道水拉泡核桃种苗,而镇政府到温平村这段10几公里的距离由于当时不通公路,老百姓便采取人背马驮的土办法将树苗搬运回家。这一举动得到县政府的支持,每株2元的泡核桃苗群众自筹0.5元其余的苗款由县林业局补助,全村当年完成泡核桃种植1000亩。2003年,村支部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再次发动群众种植泡核桃,全村的泡核桃种植面积增加到2400亩。2006年,市、县对核桃产业发展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温平村泡核桃种植面积突破万亩。与此同时,该村不忘对茶叶产业的改良升级,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全村新增高优生态茶园1200多亩,总面积超过5000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民间俗语的常规表达。冬瓜组村民字绍军对这句话的理解更直接,他笑着说:"应该把'乘凉'改为'发财'。"字绍军家共有12亩泡核桃、14亩茶叶,最为难得的是他家泡核桃多数是1998年种的,已经给全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去年,字绍军仅泡核桃收入就达3万余元;茶叶收入也接近3万元;其它收入有2万多元。他家共有6口人,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

    在字绍军家前往村委会驻地的弹石路右侧半坡上,一大片绿色夺人眼球--这就是字正华家的"综合"果园。说它"综合",是因为这里种有桃子、李子、杨梅、甜柿、板栗、秋梨、香橼等水果,而园内的"主角"却是茶叶及核桃。"我家这块50亩的小产业园每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而贡献最大的是茶叶、核桃,园中的水果大多自己吃或者送给亲戚朋友。"字正华说,"只可惜近17公里的过村弹石路破损严重,不然开个'农家乐'效益会更好。"今年45岁的字正华,担任村支书已经有8个年头。全国劳模陈应杨任支书时字正华是村里的茶叶辅导员,老支书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他。字正华觉得,向老支书学习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继续带领群众做产业;其二是以实际行动向劳模看齐。

    核桃是产出效益较长的"发财树",必须配套短平快产业才能解决群众眼前的收入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字正华决定着手做好三件事:一是在热区扩大甘蔗面积;二是在半山区种植烤烟;三是努力发掘核桃林下产业。要知道,做产业尤其是烤烟生产,需要大量劳力。这些道理,党员干部清楚,农村群众知晓。对此,谁带头最重要。字正华告诉记者:"就新产业而言,如果我不做,党支部成员不做,老百姓就不会跟着做。"去年,字正华家种了50亩甘蔗、15亩烤烟,这可忙坏了全家人。字正华父母年近七旬,两个孩子在上学,主劳力是妻子和他。字正华说:"这么多面积,好多时候我们只能付钱请工,更何况30亩甘蔗是租地种,按理说两项产业收入应该在17万元左右,但除去地租、工费及生产成本,我家没有贴本还有7万余元的收入,这也是做群众发展产业工作最好的例证。"(《临沧日报》  李正文 李维鲜 彭文昌 罗忠宏)

信息来源:赵振宇 | 责任编辑:赵振宇